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普活动 >>科技信息

科普活动

科技信息

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翻修术髋臼侧重建临床队列研究正式发表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14
浏览次数:

  记者4月9日从北京积水潭医院获悉,该院矫形骨科近日在国际权威期刊《骨关节杂志》(Bone & Joint Journal)发表一项研究——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翻修术髋臼侧重建临床队列研究,这标志着复杂髋关节翻修术髋臼重建迈入精准智能新纪元。该研究首次验证机器人联合原创“圈-点-柱”髋臼重建理论在翻修术中的重要价值。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翻修术髋臼侧重建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在全球首创的术式。

  上述研究论文通讯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主任周一新教授介绍,随着既往植入假体总量增多和早期假体使用时限增加,我国髋膝关节翻修术的手术量逐年增加。

  髋膝关节翻修术主要针对各种原因导致的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人工关节失效,包括假体松动、假体磨损、关节脱位、骨溶解、假体周围感染、假体周围骨折、金属离子病、人工关节位置不良、术后疼痛、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等。无论是髋关节翻修术还是膝关节翻修术,都存在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并发症相关风险高的情况,因而这类手术对关节重建技术要求很高。

  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团队自2019年引入Mako机器人系统后,在全球率先开展机器人辅助髋翻修髋臼侧重建。该团队探索建立了4种术中配准方法,解决了翻修手术个体间差异大、骨质缺损严重、骨-金属假体界面伪影重等多个技术难点,使手术的配准成功率达到98.5%,整体配准精度达0.38毫米。此外,团队通过3D建模精准评估骨缺损,并利用机器人导航实现亚毫米级髋臼锉磨及个性化假体定位,达到了髋臼假体植入后验证角度与计划值偏差仅1度的精度,超过传统手术的精度。

  在上述研究中,团队原创的髋关节翻修术“圈-点-柱”髋臼重建理论,以及个性化安全区理论与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理论和技术的双重革新。

  “这项研究证明了‘圈-点-柱’髋臼重建理论联合机器人技术的独特魅力,显著提升了复杂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精确度、植入物稳定性及术后临床疗效,革新了手术流程。”周一新说,未来,他和团队将进一步探索智能化手术在人工关节领域的运用,推动骨科手术进入精准医疗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