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普活动 >>科技信息

科普活动

科技信息

科研团队在肿瘤防治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14
浏览次数:

  4月17日,从深圳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及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朱卫国教授团队在肿瘤防治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揭示了连接组蛋白H1脱酰胺化修饰促进染色质开放和DNA损伤修复的机制,为肿瘤放化疗的精准靶标设计夯实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上。

  目前癌症的主要疗法包括手术、放疗、靶向药物和其他疗法,其治疗主要瓶颈在于靶向药物的耐药和放疗的抵抗。

  研究团队发现,连接组蛋白H1在DNA双链断裂发生后,其76和77位点的天冬酰胺残基发生由胞嘧啶三磷酸合成酶催化的特异性脱酰胺化,并进而促进邻近75位的赖氨酸残基发生乙酰化。同时,研究还发现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对脱酰胺化后的H1具有显著的底物偏好性,表明脱酰胺修饰促进了后续的乙酰化修饰事件。

  据介绍,H1的75位赖氨酸是位于连接组蛋白H1的球形结构域内,该区域也是与DNA结合的主要功能域。因此,该位点的乙酰化导致连接组蛋白H1与DNA的结合力减弱,从而引起核小体及染色质的松散。这种染色质结构的开放状态,有助于DNA损伤修复的关键蛋白识别和接近损伤位点,从而促进断裂DNA的修复。

  此外,这项研究提示,连接组蛋白H1特异位点75位赖氨酸,以及76和77位点的天冬酰胺,可能会形成一个控制着染色质的松紧度的特异“开关”。

  该项发现为理解染色质在细胞应激下如何动态变化提供了翔实的数据,也为肿瘤放化疗的精准靶标设计夯实了理论基础。